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

原标题: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

成熟的大人是怎样的?

前段时间看了我朋友吉娜妈咪写的《回国记事: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做?》特别有感触。

她和老公回国的时候,在一家按摩店由于端茶倒水的服务员的不小心损坏了她老公的浪琴手表。当他们希望通过商家的意外保险走正常赔偿程序时,却被经理告知按摩店没有买任何意外保险,这事责任全归服务员承担,他必须自掏腰包来赔偿。

这位服务员自述是从农村来的,没有学历,每月工资就两千八百元,别的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只能分期用自己的薪水来支付维修费。

当吉娜的老公发现一切索赔都要由一个服务生用自己的工资按揭承担时,他想都没想就说不用索赔了。

这些倒不是让我有感触的地方,真正引发我思考的是下面的对话:

当时两个按摩技师问我:“发生这种事,你老公会不会怪你?” “怪我,这件事和我有何相关?” 两个技师说:“国内有些夫妻,在发生意外时,会互相埋怨,会说都是因为你今天非要来按摩,如果不来不就没事了。” 两个人还会越吵越凶呢。

在吉娜的老公眼里,这就是一个“accident”,是一场意外,人不是机器,怎么可能24小时不出错。

他们回到英国和婆婆说起这回事,婆婆的反应也与她老公一样,认为这是一场意外,无从指责太多。她还说:“那个可怜的男孩,我们当然不能进一步把他的生活逼到底线。”

为什么有些夫妻会互相埋怨,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爱埋怨别人的习惯?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_好姑娘haoguniang.cn

无独有偶,我也遇到过类似事情。去年回国的时候,有一天悠悠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在了窗台上,还缝了针(具体细节我不想写了,到现在还是一回忆起来心就疼…)我当时把悠悠摔伤的照片发给老公看,老公只是一再安慰我,甚至都没有流露出对留疤的担心。因为老公的淡定,我悬着的一颗心也放松了一些。

而我父母最担忧的是:你老公没有怪你吗?婆婆有没有怪你?

我当时的反应和吉娜妈咪一样:怪我?孩子在家走得好好的,自己突然摔一跤,为什么要怪我?虽然看她摔伤我也很心痛,但她已经三岁了,我不可能时时跟在她后面。就算我一直跟在她后面,也不可能完全防止她摔跤啊!

不过我父母还是放不下心,生怕我的婚姻因此遭遇危机。他们说,也许现在离得远不好说你,等你回德国了他们不怪你,那就是真的好婆婆、好老公。

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_好姑娘haoguniang.cn

后来我们回德国了,老公和公公婆婆提都没提受伤的事,也没有人去关注悠悠身上的伤疤。我主动提起,他们只是耸耸肩表示都已经发生了,多说无益。

我和父母扪心自问,如果悠悠是在和她爸爸一起时摔伤的,我们会不会怪他?答案是会(自惭形秽啊…)这么一想我们都觉得我老公和公公婆婆实在是太好了!

为此我专门问过老公:“你为什么不怪我没有把孩子照看好呢?” 老公特平静地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It happens. Accident happens.

和吉娜的老公一样,他也认为孩子摔伤只是一个意外,属于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很多意外的发生是人为无法控制和预料的,这不是谁的错,没有必要非得找个人怪罪。

如果一定要怪一个人,那岂不是谁带孩子带得多,谁倒霉吗?我已经为这场意外感到很伤心了,他不想再火上浇油。他要做的是帮我尽快走出阴霾情绪,恢复平静而愉快的生活。

我一直在想,这种坦然接受事实、不埋怨别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而那种一遇事一张口就都是别人的错的思维方式又从何而来?

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_好姑娘haoguniang.cn

爱埋怨别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从家长的教育方式中找到了答案的源头。

孩子一摔跤,大人就怪:“都是桌子/椅子/地面的错,是它们把宝宝撞到了,奶奶帮你打桌子/椅子/地面!”

别人不把玩具让给自己的孩子玩,大人就怪:“这个哥哥/姐姐真小气!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跟TA玩了,我们自己去买个更好的!”

更有甚者,看到孩子打针哭,这么安慰孩子:“都怪医生,都是他把我们宝宝弄疼了,臭医生!坏医生!”

孩子忘记带作业去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大人怪自己:“都是妈妈没有提醒你,妈妈没有帮你检查书包。”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以为意,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事实上,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最后就变成了开口闭口总在埋怨别人,“什么都是别人的错”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成长中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原来在“可怕的两岁”这么做可培养高情商宝宝!》),当孩子遇到不顺心时,家长要做的不能只是一心想着止哭,不讲原则地迁就孩子,更不能为了安抚情绪而帮着孩子推卸责任,什么都怪到别人头上或者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这么做只会使孩子养成通过“怪别人”来逃避事实和责任的坏习惯,还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全世界都应该照顾我的感受,围着我转,如果别人没做到,那都是别人的错。

只会埋怨别人,对别人提要求,却不从自身找原因的人,又怎么能进步和受到他人的喜欢呢?

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_好姑娘haoguniang.cn

家长应如何教?

很简单,实事求是,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引导TA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自己走路摔跤了,不要怪桌子/椅子/地面,而是告诉孩子“下次走路要小心点,多看看,不要撞到东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注意和避免再次受伤。

别人不把玩具借给自己的孩子玩,不要怪别人小气,不懂分享,而是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你在拿玩具之前有征求别人的意见吗?你的询问方式是否有礼貌呢?你能不能想一想别的办法,通过交换或者合作来换取别人的分享?

孩子打针哭,不要怪医生,怪医院,而是告诉孩子事实:打针是因为我们生病了,打针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健康或者预防疾病(疫苗)。

孩子的恐惧源于无知,将事实告诉孩子,孩子理解之后,反而会更有勇气克服对打针的恐惧。并且,这勇气来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来自欺骗。孩子害怕看病就医?德国人想出了令人佩服的办法!》)

孩子忘记带东西了/迟到了,不要怪妈妈,而是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记。可能说了一两次孩子依旧会忘记,妈妈忍不住想帮忙,但请打住!

孩子体验到了自然后果,必然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是因为妈妈总插手,孩子体验不到自然后果,所以才会对妈妈形成依赖。(推荐阅读《中国父母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德国丈夫给我上了一课》)

我在《比可怕的两岁更可怕的是家长不懂儿童心理,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契机!》中写过,孩子之所以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是因为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不如意,就会感到强烈的挫败感和沮丧情绪。

而在童年阶段,家长在情商培养上的一个重大任务即:提高孩子对挫折和沮丧的容忍度(increase the frustration tolerance),学会控制和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没必要为孩子营造出一帆风顺的假象。生活难免有令人沮丧之处,面对挫折和问题,我们应教给孩子直视接受、勇于承担和克服改进的态度,而不是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女儿摔伤进医院,德国丈夫竟没有怪我_好姑娘haoguniang.cn

家长的榜样作用

孩子之所以养成爱埋怨别人的习惯,除了上面提到的错误教育方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大人耳濡目染的“熏陶”。

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首先该问的不应只是“我该怎么解决”,而应向内检讨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

可以说,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最终都指向亲子关系中的问题。

只有家长从自己身上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做出改变,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比如,谁都有心情不好对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可是事后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是死不认错,怪孩子“就是因为你太不听话,太调皮了,才惹得妈妈对你大吼大叫”。

还是坦然向孩子承认:“刚才是妈妈的错,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心情不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坏情绪都发泄到你头上了。作为一个大人,我不应该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对待你,我以后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话好好说。孩子,对不起。

是推卸责任,怪孩子“就是因为你太磨蹭,导致天天迟到”,还是坦然承认“如果我早20分钟起床,就不会迟到了,孩子也会有更充裕的时间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了。”

是怪孩子“为了你,我把工作都放弃了,现在你说不想学了,怎么对得起我?你怎么一点不感恩?”,还是明确认清我们为孩子所付出的都是我们自愿的,是我们自己的决定,结果当然也要由我们自己承担。孩子并没有要求我们为他们“牺牲”,不要拿我们的决定去绑架孩子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吸收,孩子会无意识地继承父母的行为模式。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不一开口就埋怨别人的人,家长请首先做出敢于面对事实、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好榜样!

原创不易,喜欢请转发朋友圈!

作者:李茜(悠悠妈),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经理。有了女儿后,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深度钻研德国早教与教育。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和女儿在德国的真实成长经历。

新书《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热卖中,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立即前往当当网购买。

ID: yoyomadeguo